太陽能源發電,再生能源知多少?台灣98%的能源仰賴進口,82%民眾不清楚!
以致,台灣發展自己的替代能源如(太陽能發電)變成重要課題 !!

太陽光每天到達地面的能量約為全世界石油蘊藏量的1/4!!重點是不會產生環境污染!!
同時,地球世間萬物都受太陽的1/22億的恩賜!地球上所有能源的能量總和,都不及太陽一秒內釋放的能量! 這是多麼好的禮物, 我們要好好掌握!

太陽每秒都燃燒掉6.5億噸左右的氫元素!這燃燒過程則減少約400萬噸的質量。
而地球只從太陽輻射功率中,只接收到了1/22億,煤炭就在這1/22億的能量中慢慢累積起來的,可說世間萬物都受太陽公公1/22億的恩賜!
截至到2012年,全球煤炭儲量約為1萬億噸,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國26.62%,俄羅斯18.2%和中國13.3%!這1萬億噸看上去數字很大,但這卻只有太陽一秒鐘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的萬分之一!

我們必須知道,目前已知的化石燃料存量,石油約可再用40年,天然氣可再用60年,而煤碳約可再用兩百年,總有耗盡的一天!
其他再生能源,如風力與水力發電,太陽能電板的設置條件相對限制較少,只要有日照充足的地方就能架設太陽能板,且建置成本較小有彈性,其優點是傳統發電與其他再生能源所不能比擬。
太陽能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地球接收了太陽巨大的輻射能量後,可被轉換為熱能或電能。其中的電能轉換,是透過由N型矽半導體與P型矽半導體組合而成的太陽光電板。 當太陽光照射在太陽光板上時,半導體中帶負電的電子會往N型半導體移動,帶正電的電洞在P型半導體中變多,電子與電洞分離,使兩種半導體間存在電位差,將兩極兩端以導線接通即產生直流電,再將其轉為交流電,才可提供給電網使用。
太陽能越來越便宜,2030 年將成電力新霸主?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0/10/15/solar-power-will-be-the-mainstream-power/
國際能源署(IEA)報告預期,以太陽能為主導的新能源發電,將佔未來十年發電量增長的 80%,並且直言「太陽能將成為世界電力市場的新國王」。國際能源機構分析,新冠病毒大流行對全球能源的影響,並提供未來 10 年的預測。報告指出,大多數國家的太陽能發電建置成本,已經比新建燃煤或燃氣發電廠便宜,因此太陽能現在提供的電力成本,是有史以來最低價格。
報告指出,全球平均大型太陽能裝置的電力成本,已從 2010 年的每千瓦時 38 美分,降至去年的每千瓦時 6.8 美分的。若根據今天的建置速度,有望在 2022 年以後每年都會創下新建置記錄,相對,太陽能成本的下降會刺激煤炭的減少,報告預期到 2025 年將超過煤炭,成為主要的發電方式。太陽能和風能在全球發電中的總份額將從 2019 年的 8% 增長到 2030 年近 30%。
到 2030 年,煤炭在全球發電量中所占的份額也將從 37% 降至 28%。發達經濟體的煤炭需求到 2030 年將下降近一半。 一些分析師和石油公司 BP 都已預期,隨著疫情大流行給人們的生活和旅行方式帶來持久變化,石油需求可能永遠不會回到 2019 年的高位,同時促使各國政府採取更加積極的步驟來遏制碳排放。
IEA 預計石油需求增長將在未來十年內結束,而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年能源需求將下降 5%,碳排放量預計將下降 7%,能源投資將下降 18%。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需要看到電網的支持。報告稱,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電網將成為電力行業轉型的薄弱環節。

有關太陽能發電?國家重要政策、計畫、目標?
台灣南部地區日照豐富、時間長,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以下就台灣太陽能發電再生能源,政府重要政策、計畫、配套措施、類型與優點說明。
行政院政策推動,讓太陽照到的地方,有光,也有電!
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20%,其中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為20GW,包括屋頂型6GW,與地面型14GW。資料來源:行政院網站>政策與計畫

政府重要政策:全力衝刺太陽光電
日期:108-10-29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一、 前言
為兼顧能源安全、綠色經濟及環境永續,政府將綠能產業列為「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行政院並於105年10月27日通過推動方案,致力達成114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其中又以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占66.3%最高,規劃明確目標與推動路徑:短期目標(至109年)裝置容量6.5 GW(GW為電量單位,即10億瓦),長期目標(至114年)為20 GW。
政府於105年7月啟動「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透過設置典範、健全法令、簡化行政程序等策略,至107年12月累積設置1.7 GW,超越1.52 GW的計畫目標,已厚植基礎,成功帶動設置。為承先啟後,全力衝刺太陽光電,再推動「109年太陽光電6.5 GW達標計畫」,藉由擴大建立示範案例與專案,將我國土地與建築物空間作最有效率的規劃利用,同時透過地方政府協力擴大設置能量並即時解決設置障礙,如期達成短期目標後,行穩致遠達成中長期目標。
二、 109年太陽光電6.5GW達標計畫—奠定長期推動之制度化基礎
■ 計畫目標及效益:至107年累積太陽光電設置容量2.8 GW,108及109年將分別新增1.5 GW、2.2 GW,可達成109年累積設置6.5 GW目標。屆時每年發電量可達46億度電,供應132萬戶家庭,每年減碳246萬公噸,帶動投資2,200億元、2萬2千個就業機會。
■ 3大主軸—建立示範,帶動設置能量
1. 產業園區擴大推動屋頂型光電:媒合地方資源及落實法規,擴大推動產業屋頂型。含經濟部所屬工業區、加工出口區及科技部所轄科學園區,除新設園區規範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外,亦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範用電大戶設置一定比例裝置容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2. 農、漁、畜電互利共生:農電與漁電透過示範案場擴大推廣地面型光電,包括利用台糖土地建立農電示範專區、在台南、嘉義建立漁電專區示範;畜電共生則鼓勵畜牧設施屋頂加設光電設施,預計每年新增120 MW(MW為電量單位,即百萬瓦)。
3. 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中央協助地方政府人力和經費,由地方政府成立專責單位受理申請案件。如屏東縣的東港、林邊、佳冬、枋寮等4鄉鎮嚴重地層下陷,不利耕作,政府已擇定活化為「光電專區」,規劃2年設置800 MW;另台南市規劃屋頂及可供變更使用土地,每年設置150 MW。
三、 中長期持續優化環境,擴大應用策略
持續厚植基礎、完善設置環境,有效提升屋頂型及地面型設置能量,逐步達成長期目標,推動重點如下:
■ 地面型推動專案:地面型太陽光電設置以兼顧生態、景觀及環境為原則,於非生態敏感地區採複合式利用推動,創造土地多元利用價值。由各土地主管機關滾動式盤點,共同積極推動;同時建立「以地建線」及「循線找地」模式,擴大設置能量。
■ 產業園區擴大設置太陽光電:採太陽光電能源技術服務(PV-ESCO)模式,由各產業園區管理機關強化宣導、積極媒合園區廠家及營運商。園區廠家不用負擔設置成本,只需出租屋頂,由PV-ESCO業者負責建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修繕、融資及後續營運維護,園區廠家並可依約收取租金或分享售電利潤。
■ 營造發展太陽光電環境
1. 精進太陽光電設置法規:修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
2. 規劃太陽光電設置熱區所需之電力網:台電公司配合114年太陽光電設置目標之併網需求,整體評估及規劃太陽光電設置熱區所需之電力網,持續強化電力網建設、提升行政效率。
3. 建立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提供設置諮詢、轉介服務,並協助排除設置障礙。
4. 落實跨部會合作:擴大盤點各部會可複合式利用土地及評估設置可行性,同時建立副首長綠能推動平台,解決設置障礙。
四、 配套措施
■ 訂定《經濟部推動陽光社區補助要點》:提供線路與併聯、宣導推動補助費用,鼓勵各直轄市、縣市結合在地社區特色,推動太陽光電陽光社區建置,塑造太陽光電輔助供電之群聚應用示範。
■ 訂定《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示範獎勵辦法》:針對太陽光電作為頂蓋、帷幕等與建築整合之示範應用,補助與台電進行線路併聯之相關費用。
■ 訂定「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景觀及生態環境審定原則」: 因應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設置量逐步擴大,訂定規劃設置太陽光電時,應充分衡量對國土、生態及景觀等影響之原則,供設置者及管理機關依循。
■ 各部會擴大盤點土地:各專案土地主管機關以土地多功能利用、不影響原有土地用途為原則,滾動式檢討可釋出之土地,並明確化可供開發業者依循之設置規範,積極整合及推動設置,已盤點可設置土地3.17萬公頃。
■ 發展及推動PV-ESCO出租屋頂商業模式:設置者只需出租屋頂即可依約分享利潤,由太陽光電能源技術服務業者負責設置、修繕、融資及營運維護,已有19個縣市投入公有屋頂出租設置。
■ 推動銀行投入太陽光電設置融資業務:已有25家國內銀行投入相關業務,其中9家訂有太陽光電設置融資專案,6家租賃及3家農會提供多元融資方案。
■ 推動多元資金來源:已有4家創投投資太陽光電系統業者、7家保險公司,以直接投資或合資成立子公司方式參與國內電廠的投資。
■ 加強太陽光電金融人才培訓:已開辦21班「太陽光電金融業務人才培訓專班」,累計培育超過877人,涵蓋銀行、證券、投顧、信保及基層金融等金融種子尖兵投入。
五、 結語
奠基於「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短期成功經驗,政府將持續透過推動「109年太陽光電6.5 GW達標計畫」,提前於109年達成屋頂型3 GW目標;並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下,加速推動地面型專案,期於114年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到20 GW的目標,逐步實現我國能源轉型、促進能源多元化及自主供應,及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的願景。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可分為:「獨立型」、「併網型」及「混合型」
「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太陽能發電後,若搭配儲能電池的可以儲存日間多餘的電力,供夜間使用。光照充足時發電,供日間用電,多餘的電力存在儲能電池,再供夜間使用。適合電網無法到達的偏遠地區。
「併網型」太陽光電系統:其變流器具有逆送電功能,可與電網併聯,日間光照充足,多餘電力可併入電網,是台灣最普及的類型。
「混合型」太陽光電系統:光電系統併網並同時裝置儲能電池的其太陽光電可併入電網或存於儲能電池,具備雙操作模式。可用於緊急供電,如電力中斷等待回復的期間,儲能電池就可以提供用電。適合安裝於有不斷電需求的醫院、工廠等大型建物。
太陽能光電建置與優點說明

- 提高屋頂隔熱效果,節省室內空調耗能:夏天時,鐵皮屋頂表面溫度可高達60度以上,室內溫度也相應升高,若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光電板能阻擋陽光直射到屋頂,平均可降溫3~5度以上,從而提高了冷氣效應並降低功耗。
- 避免日曬雨淋,延長屋頂材質使用年限:有太陽能版當屋頂,除了發電節能,還可避免屋頂的耗損,延長屋頂使用年限,可說一舉兩得。
- 覆蓋屋頂範圍,增加屋頂抗漏能力:將太陽能設備與建築構造結合一體化,可以強化屋頂的結構,增加屋頂抗漏能力。
- 增加企業的環保形象,增加無形標竿價值:台灣據統計目前有98%以上的能源是由國外進口,而且進口的都是石油、煤和碳等高污染的石化燃料,這也造成了環境嚴重負擔。太陽能發電將有助於減少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二氧化碳排之放量,並針對環境問題作出貢獻。
- 創造先知屋頂的租金收入,增加員工福利:有效利用屋頂,,有效利用閒置空間,除可以供應充足電源,還可增加租金收入。
- 符合新法規,自發自用預留碳權操作空間:配合政府大力推動綠能政策與法規,全民參與共享永續能源。
太陽能屋頂全民參與-經濟部大力推動一次看懂的懶人包
最後補充經濟部推動,太陽能屋頂全民參與,一次看懂的懶人包。









延伸閱讀:了解太陽能屋頂(土地)出租6大好處